24 11月 2021

 ❰❰ ​ 五倍限定​ ❱❱ ​ ▊✦ 植物染竹節棉圍巾

══════#秋冬提案 #你棉好══════
【How好棉?】
🌱 使用竹節棉製作
🌱 材質輕膚柔軟、棉類過敏者不怕🧶
🌱 四季皆宜、百搭出眾
🌱 純手工植物染天然、對土地友善
【How好康?】
▶️使用振興五倍紙本卷支付
▶️每件只要$1000(現金價$1500)
✅即日起購買再贈植物染多功能長夾(價值$500)
🉐送完為止要買要快!
🔺如網路下單取貨,需自付運費,意者請私訊聯繫~

27 12月 2019

鳳林情鳳林事 大家談鳳林
漫步街頭找鳳林 發現鳳林老故事(二十二)
由豬灶下到肉品市場
2019/09/01
圖像裡可能有天空和戶外
花蓮縣肉品市場

這是一個時代大轉變,在1980年代台灣地區的各縣市陸續成立肉品市場,集中屠宰家畜類,以電擊方式取代傳統以利刃穿刺放血宰殺。
話說這些傳統的屠宰場地在當年都是由各個鄉鎮市各自獨立設置,在地的居民都會以「豬灶下」稱之。
每當清晨時刻各個豬灶下生火煮大鍋的滾燙開水,將放血後的豬體淋上用來宰殺豬隻,於是住在屠宰場附近的居民每個凌晨正是好夢時刻,往往被那豬隻淒厲的叫聲吵醒啊!

以鳳林地區而言早年的豬灶就是位在現今鳳仁里伯公下鳳林老人會現址。之後,因為太鄰近住宅區,影響附近居民的生活品質,遂在1965年遷移至大榮一村東北角的水圳旁(大榮一村)。現址為一處社區小公園。

圖像裡可能有樹、植物和戶外
大榮一村社區小公園是舊豬灶下位置所在

迨自1985年花蓮縣也成立了肉片市場公司,於鳳林鎮林榮里台九線新光兆豐公司入口處,新建一座電動屠宰場,而首任總經理就是當時剛卸任鳳林鎮長職務的張乾倉先生。
自從台九線公路新建一座新豐平橋截彎取直改道後,肉品市場幾乎被鄉親們遺忘了喔!
鳳林情 鳳林事 大家談鳳林
漫步街頭找鳳林 發現鳳林老故事(二十一)
南平的寶---
南平石灰窯
2019/08/28
圖像裡可能有房屋、戶外和大自然
由石頭堆砌而成的石灰窯

這是一座少見的石頭窯,專門用來燒石灰石(生石灰)的,位在舊台九線上南平段,由花蓮南下車過平林陸橋,越過北清水溪橋後就在公路旁。
這座石頭窯的窯體完全是由石頭堆砌而成的,是少有的窯體構造,據石窯的主人李光文先生告知已經有近七十年的歷史了,早年迭經南平范與鄭姓人士再轉手楊水生先生最終才轉到李家經營管理。

圖像裡可能有天空、樹、橋樑、植物、夜晚、房屋和戶外
簡易加工場,右方水泥柱還寫上「檳榔灰」。

依李先生告知當年都是在北清水溪與支亞干溪河床撿拾「石灰石」,初期以牛車載運,後期使用鐵牛車搬運。
記得三十餘年前的一個夜晚,老編與朋友上花蓮欣賞晚場電影,當回程途經溪口發電廠右轉入山頭後,遠眺下有一道紅通通的火柱不斷的向上串燒,在夜空中煞是令人觸目心驚!當途經此處時才知道窯體正在燒窯。

圖像裡可能有植物、戶外和大自然
窯口

早年建築屋舍還會利用燒透的石灰粉(生石灰)加上水與破麻布袋攪拌後作為粉刷牆壁的上等建材。之後,台灣地區咀嚼檳榔風行,這燒製後的石灰粉也是包檳榔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
圖像裡可能有植物、樹、天空、雲、房屋、戶外和大自然
石灰窯場右方石堆就是石頭窯

如今李先生也因為年紀漸長,已經無力負擔這耗費體力的工作了,約在十年前停工了!
鳳林情 鳳林事 大家談鳳林
漫步街頭找鳳林 發現鳳林老故事(二十)
摩里沙卡康樂新村
2019/07/29
圖像裡可能有植物、樹、草、戶外和大自然
災後僅存的廢墟遺址,照片係原宿舍水泥基座。

這裡幾乎已經快被遺忘了,在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經過修繕的木構造中山堂後方與森榮長老會禮拜堂後,前方迎來一處是用被火烙印過的枯木圍成一圈的裝置藝術,中央是高掛的鐘,山鐘被支架撐住孤零零的懸在上方,旁邊房舍的大門懸掛著一片書寫著康樂新村紀念館的木牌,原來這裡就是昔日有"小九份"之稱的康樂新村。再往上看看小鐘,也讓我的思緒回到昔日的記憶裡。

圖像裡可能有植物、樹和戶外
災害裝置藝術

2001/07/27午後12:50的一場大火,因為正逢風向是由萬里溪河床驟起往河谷內猛吹之際,星星之火瞬間擴散,一發不可收拾,四排的木造員工眷舍,由下方往上順勢引燃,加上適逢夏季天乾物燥,當火勢一起後,因風勢助長之下火勢更加兇猛,雖立即通報119,當消防車兩輛在狹窄道路中進入火場前方,佈好水線進行救災時,幾乎已是整片火海籠罩整個康樂新村了。

一場來的快又結束的快的祝融之災,不到一個小時的時節,左右各整齊排列四排總數36棟,屋齡近60年的木造建物就付之一炬了,幸好當時居住眷舍的工人大都已經退休遷出,大部分房舍已是空戶(自1987年起停止伐木之故),因此並無人員傷亡,是不幸中之大幸啊!

如今回到現場當收回望向枯木的裝置藝術紀念物的目光後,再信步循著舊時的階梯拾步而上,左右兩側翠綠的草地,舖滿整個昔日康樂新村的基地樣貌,當年的屋舍只剩留下來的水泥基座,那些格子狀的遺跡在原來的位置上寂靜的散落著,只有風聲水流聲嗚咽著伴隨它們,昔日的主人如今安在,又在何方呢?

昔日歡樂的淨土 記憶中的康樂新村
被火紋身的廢墟 圍繞著的枯木烙痕
孤零忤立的山鐘 俯視下的寂靜遺址
森阪失根的居民
啊 ! 被遺忘掉的摩里沙卡。

喔!康樂新村那些失根的子民,還有那被遺忘的摩里沙卡,如今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的設置,,能否喚回昔日繁囂的森阪呢?

24 11月 2019

鳳林情 鳳林事 大家談鳳林
漫步街頭找鳳林 發現鳳林老故事(十九)
失落風華的鳳林公路公園

圖像裡可能有樹、天空、戶外和大自然
鳳林公路公園

在往返鳳林花蓮的台九線上,有一處暴起暴落的景點,從風光開放的1982年起,到2003年台九線公路第二次拓寬暫停封閉,短短的20餘年,在加上2014年台九線第三期拓寬後,更是雪上加霜,它落寞了,這裡就是鳳林公路公園。
老編重返舊地回憶當年(1980~1981)在台灣省基層建設時(張乾倉鎮長時代)如火如荼進行的公園建設新建工程,因為用地屬於河川伏覆地(水利用地之一),受區域計畫法令規定,相關建設均係在違規利用的景況下完成的。
倒是當年風光啟用後也造成不小的轟動,最起碼它是台九線當年唯一較具規模的中繼休息站,是停車盥洗休憩的理想處所。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戶外和大自然
公園內的觀音菩薩

之後,隨著前述台九線的拓寬工程影響,加上觀光局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成立後,公園移交由總管處經營管理,最終受限於區域計畫法的法令限制,園區無法有效更新設施,原有設備遂逐漸破落了!
如今再與公路路面有高度落差影響停車或車輛的出入,以及公園設施因為法令限制無法更新,終於造成鳳林公園的落寞了!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Subscribe to RSS Feed Follow me on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