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日期】2011-11-27
【活動相簿】http://on.fb.me/KrHNUU
【主辦單位】鳳林文史工作協會、花手巾植物染工坊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看見台灣基金會
【協辦單位】花蓮縣數位機會中心。
(第一站/植物染體驗)
由於活動參與人都是個別開車出席,所以顯得零零散散,一直到植物染課程正式開始,學員們才陸續趕到活動會場,簽名就坐。
邱老師細心的講述植物染概論及相關染擷技藝,教學助理適時的展示染材及各染材的顏色,讓課堂學員們邊聽邊看,輕鬆認識植物染。
活動當天以簡報方式進行課程,邱老師口頭講解各種綁法的順序,教學助教則從旁示範,加深學員們的印象。小朋友們都已迫不及待,想要趕快開始設計自己的染布作品。
依照慣例,每桌都已安排教學助教從旁協助,他們都是染布達人呢,想要作出什麼圖案,都能給予幫助。每一場的活動對我們助教而言,都是學習機會,透過對學員們進行教學,進而學習不同思維的創意。
(第二站/傻花莊)
下雨天,無法順利騎著工坊安排好的自行車前往傻花莊,只好請學員們以共乘的方式,分別開車前往目的地。專心的創作染布圖樣後,相信大家都有點累了。下車後可在傻花莊莊園內隨意走走、拍照,舒展一下筋骨,或是喝著莊主為各位準備的熱茶,聊天休憩,等待莊主及伉儷為大家導覽解說,認識山茶花。
莊主與伉儷帶著各位漫走,細心的為大家解說著。各位知道嗎?傻花莊莊園內有上百種的山茶花品種,每一株都是莊主與伉儷細心照料的寶貝呢!除了山茶花外,小小庭院及後院裡還有許許多多植物等著與學員們見面呢。
(客家風味餐)
接近中午用餐時間,學員們仍在傻花莊賞花,一部份的工作同仁抓緊時間忙著染布,另一部份的工作人員便協助客家美食達人陳老師,將客家風味餐一一擺上桌,等著學員們回來時就可以開動囉。
當天工坊提供的植物染顏色有兩種,第一種染材是有飽和土黃色的「洋蔥皮」,想不到吧,剝皮後的洋蔥,不但能作出許多料理,就連它的外皮膜都能善加利用呢;再來就是「胭脂蟲」,可別被它的名稱嚇到了,這種天然染材原產於美洲,由於雌蟲體內含胭脂紅酸,可以用來製造緋紅色染料,故經常用於許多天然染布及女性化妝品原料裡。趁著大家享受客家風味餐點的空檔,工坊同仁將大家的染布作品染好,做好定色流程,拿到客家文物館頂樓晾乾。等各學員吃飽喝足,就能直接上頂樓「認領」自己的作品。
【活動日期】2011-11-27
【活動相簿】http://on.fb.me/KrHNUU
【主辦單位】鳳林文史工作協會、花手巾植物染工坊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看見台灣基金會
【協辦單位】花蓮縣數位機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