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鎮公所宿舍憶舊
猶記得昔日,從現今民權路鳳林國中教師宿舍及學校圍牆外側,有一條寬約一公尺半,深約一公尺的大排水溝,依現今的說法,是一個符合生態工法,石砌溝邊及溝底構造的排水設施。
因為有許多的石頭縫隙,提供許多淡水的原生魚類,尤其是最多泥鰍了,每每只要上游水圳水門調整出水量較小時,每遇假日,就看的到宿舍子弟三兩成群的在溝中玩水捉泥鰍。記得當時在每個路口都有一座水泥製小板橋,並且在其東側設有階梯讓孩童能恨容易上或下到溝中,讓我們這些小蘿蔔頭玩的不亦樂乎!!!
玩得正盡興時,往往就會有人起鬨,提議跳越大水溝,試試你的膽量,因此年紀小的或膽氣不足的,都會駐足觀望其他人的嘗試。記得當時光復路仍舊人車不多,而且,排水溝東側當時仍留約2公尺寬的小路,大家就以光復路西側邊緣起跑,跨越路面為助跑道,衝刺到溝邊時,往東跳躍而過,落地時恰好是東側小路路面上,此時凡是跳越過者,同儕們都會給予最熱烈的掌聲鼓勵。記憶中,似乎大家幾乎都能通過這個膽量測驗,而我自己是在小學三年級時跳越過的。
時過境遷,現在完成下水道建設後,大排溝已消失了,僅留下那鮮明的兒時記憶在腦海中 ...
啊!兒時那快樂的童年!!!
猶記得昔日,從現今民權路鳳林國中教師宿舍及學校圍牆外側,有一條寬約一公尺半,深約一公尺的大排水溝,依現今的說法,是一個符合生態工法,石砌溝邊及溝底構造的排水設施。
因為有許多的石頭縫隙,提供許多淡水的原生魚類,尤其是最多泥鰍了,每每只要上游水圳水門調整出水量較小時,每遇假日,就看的到宿舍子弟三兩成群的在溝中玩水捉泥鰍。記得當時在每個路口都有一座水泥製小板橋,並且在其東側設有階梯讓孩童能恨容易上或下到溝中,讓我們這些小蘿蔔頭玩的不亦樂乎!!!
玩得正盡興時,往往就會有人起鬨,提議跳越大水溝,試試你的膽量,因此年紀小的或膽氣不足的,都會駐足觀望其他人的嘗試。記得當時光復路仍舊人車不多,而且,排水溝東側當時仍留約2公尺寬的小路,大家就以光復路西側邊緣起跑,跨越路面為助跑道,衝刺到溝邊時,往東跳躍而過,落地時恰好是東側小路路面上,此時凡是跳越過者,同儕們都會給予最熱烈的掌聲鼓勵。記憶中,似乎大家幾乎都能通過這個膽量測驗,而我自己是在小學三年級時跳越過的。
時過境遷,現在完成下水道建設後,大排溝已消失了,僅留下那鮮明的兒時記憶在腦海中 ...
啊!兒時那快樂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