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回談到宿舍女眷含辛茹苦持家,養家活口的點滴生活,生活雖然清苦,但大家一起苦,一起打拼,拚養豬種菜,拚家頭教尾,鄰閭之間相互良性競爭,這倒也苦了這群媽媽們,也讓宿舍裡所有的小鬼頭們吃足了苦頭,因為一切都要為「比一比」,而來面對所有宿舍的同儕,如今回想,這些孩子也都爭氣,也都有了他們自己的一片天地!
試著回憶那些曾留下足跡的前輩們,他們是一群曾經為民服務的公僕,從大同街東側點起始有:劉阿海(曾任代表會秘書)、林霞如(兵役課課員)、游星鳳(財政課課員)、張盛鳳(建設課農務課員)、饒維潛(財政課出納)等眷戶。
其中以張盛鳳先生最為年長,係民國八年出生(若含往生者論之,是劉阿海先生最年長,係民國6年吧!),現已高齡94歲,任職期間均以農業事務為其主辦工作,鳳林轄內農地座落,何人耕作,作物為何,可說是鳳林一級產業的管理達人;我有幸曾與他共事五年,猶記得現今稻田轉作休耕政策於民國71年第一次辦理登記作業時,因業務係新辦工作且繁忙,我還曾協助他辦理登記作業,一幌時間已過30年。現今只要天氣晴朗,都還能見到他清瘦硬朗的身軀,漫步在鳳林公園裡。
另外還有身材較矮小的林霞如先生,記得是民國15年生,也已86高齡,先生是民國38年隨國民政府來台,講了一口鄉音頗重的客家國語,一直在辦理役政業務,且娶妻後又生活在客家莊中,也就落腳定居在此地了。
以上二位前輩是目前仍健在者,敲字至此,心裡突然湧起一股敬意!也衷心的預祝他們,身體康健!長命百歲!
也在那股敬意的思緒影響,心裡那孺慕思親之情突然竄起,只好下回再談下去囉!
試著回憶那些曾留下足跡的前輩們,他們是一群曾經為民服務的公僕,從大同街東側點起始有:劉阿海(曾任代表會秘書)、林霞如(兵役課課員)、游星鳳(財政課課員)、張盛鳳(建設課農務課員)、饒維潛(財政課出納)等眷戶。
其中以張盛鳳先生最為年長,係民國八年出生(若含往生者論之,是劉阿海先生最年長,係民國6年吧!),現已高齡94歲,任職期間均以農業事務為其主辦工作,鳳林轄內農地座落,何人耕作,作物為何,可說是鳳林一級產業的管理達人;我有幸曾與他共事五年,猶記得現今稻田轉作休耕政策於民國71年第一次辦理登記作業時,因業務係新辦工作且繁忙,我還曾協助他辦理登記作業,一幌時間已過30年。現今只要天氣晴朗,都還能見到他清瘦硬朗的身軀,漫步在鳳林公園裡。
另外還有身材較矮小的林霞如先生,記得是民國15年生,也已86高齡,先生是民國38年隨國民政府來台,講了一口鄉音頗重的客家國語,一直在辦理役政業務,且娶妻後又生活在客家莊中,也就落腳定居在此地了。
以上二位前輩是目前仍健在者,敲字至此,心裡突然湧起一股敬意!也衷心的預祝他們,身體康健!長命百歲!
也在那股敬意的思緒影響,心裡那孺慕思親之情突然竄起,只好下回再談下去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