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盛事,鳳林客家文化節訂於 11/23 揭開序幕,當晚 19:00 以客家大戲開場,11/24 上午的踩街與開幕式,下午的飆舞大賽,一序列的活動,讓平靜的小鎮又要熱鬧個三天三夜,於 11/25 晚間結束。
鳳林鎮辦理客家文化節的系列活動已連續辦理第10年,當年為了客家委員會收冬戲傳統客家節慶活動,而啟動的文化節系列活動,沒想到可以持續下來,想當年收冬戲對客家族群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節慶,猶如原住民的豐年祭一般,客家庄頭每逢農曆 10/15(即所謂的十月半)都會有演戲酬神的祭典。
記得老編我外公住在花蓮下美崙港口附近(外公於 1932 年來到花蓮,他是花蓮港的築港工人喔!),每年當天都會坐車到鳳林家裡吃拜拜,飽餐後又自己搭車返花蓮,有一回我幼稚的問他:「為什麼要看戲吃拜拜呢?」,只見他老人家很認真的告訴我說:「這是客家人的傳統,是感謝上蒼庇佑還(完)福的日子」。那時候年紀小,不懂是什意思。
及長歸鄉後,慢慢地了解客家傳統節慶活動,與 24 節氣生生不息四時運轉的關聯,民間信仰與祈求上蒼庇佑的祭典活動,對客家傳統文化的影響,又豈是演戲酬神而已,其所蘊藏的意義就是一種有始有終的生活循環,一種符合生活、生產、生態永續的生命延續。從迎春接福、上、中、下元 ... 的四時運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每一個季節的祭祀,慶典結合著客家傳統文化內涵,都緊密的結合一起。
晴耕雨讀,敬天崇文,三頭三尾,挨弦唱歌打八音,客家大戲,起福,還福 ... 無數的客家傳統與生活,就是這麼巧妙的結合天時的運轉啊!
11/23 的日子馬上就要到了,鄉親們大家一起動起來還福看大戲,遠方的遊子等你回鄉喔!
鳳林鎮辦理客家文化節的系列活動已連續辦理第10年,當年為了客家委員會收冬戲傳統客家節慶活動,而啟動的文化節系列活動,沒想到可以持續下來,想當年收冬戲對客家族群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節慶,猶如原住民的豐年祭一般,客家庄頭每逢農曆 10/15(即所謂的十月半)都會有演戲酬神的祭典。
記得老編我外公住在花蓮下美崙港口附近(外公於 1932 年來到花蓮,他是花蓮港的築港工人喔!),每年當天都會坐車到鳳林家裡吃拜拜,飽餐後又自己搭車返花蓮,有一回我幼稚的問他:「為什麼要看戲吃拜拜呢?」,只見他老人家很認真的告訴我說:「這是客家人的傳統,是感謝上蒼庇佑還(完)福的日子」。那時候年紀小,不懂是什意思。
及長歸鄉後,慢慢地了解客家傳統節慶活動,與 24 節氣生生不息四時運轉的關聯,民間信仰與祈求上蒼庇佑的祭典活動,對客家傳統文化的影響,又豈是演戲酬神而已,其所蘊藏的意義就是一種有始有終的生活循環,一種符合生活、生產、生態永續的生命延續。從迎春接福、上、中、下元 ... 的四時運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每一個季節的祭祀,慶典結合著客家傳統文化內涵,都緊密的結合一起。
晴耕雨讀,敬天崇文,三頭三尾,挨弦唱歌打八音,客家大戲,起福,還福 ... 無數的客家傳統與生活,就是這麼巧妙的結合天時的運轉啊!
11/23 的日子馬上就要到了,鄉親們大家一起動起來還福看大戲,遠方的遊子等你回鄉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