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各行各業看鳳林街路消長,談鳳林你往那裏去唷。
前次,曾經談過 1960 年代鳳林曾有繁華的過去,市街一片喧囂,各行業均交易熱絡,包括餐飲業(如鳳儀閣、樂仙樓、瑞蘭食堂、還有吳水坤先生經營忘了店名、蓬萊飯店,以及馬鳴遠先生經營的山東飯店等等),服飾業(當時有好多百貨店,戴家、鄧家、彭家、呂家等),電器業(早期各著名廠牌皆有經銷商),還有各個十字路口幾乎都有的雜貨店(有人能夠全部說出來嗎?)還有鐘錶店、布店、西藥店、各街路就有的裁縫(西裝)店、街尾(大部分都在鳳仁里)林立的精米所,再加上當時舊市場(它是一棟木造的大建築物),周邊的店家與早市的攤販 ...
那熱絡的好光景,幾乎大家都會同意,“住在鳳林是有前途的所在”,而且是勿庸置疑的!
世事難料啊!誰人能預知接下來真是每況愈下,據我手邊資料顯示 1965 前後就是鳳林街路服務業消長的分水嶺,1965 、1966 年後開始,戰後嬰兒潮也告一個段落了,在那時期鳳林的人口數,就從將近 25000 人開始逐年下降,到 2012 年就只剩下 11500 人左右了,再加上人口老化 65 歲以上的人口將近 21%,90歲的耆老有 116 人(內政部統計台灣六大長壽鄉鎮之一),市況也真是每況愈下,“蕭條” 二字而已,每入夜 7 或 8 點開始,街路一片寂靜,50 年前風光何在,真讓人徒呼負負啊!
檢視一下,又有何家行業仍屹立不搖的?又有何人?何業?誇台了,又有何後浪推倒前浪的呢?精米所沒了,雜貨舖關了,餐飲業也起起伏伏又歇業了好多家,百貨店也僅剩一、二家苦撐著,布店也倒了,裁縫業只剩修補慘澹維生,西藥房也不禁健保衝擊,還有就是金融更無力存在,記得前次還有提到的銀樓業,也僅存一家,連歷史最悠久鍾姓家的 “錦珍銀樓” 在 2000 年前後亦無力經營下去了!
夜深人靜,「叮噹!叮噹!」傳來 7-11 的歡迎光臨聲,似乎催走鳳林的過往一切,舊的、老的、不合時宜的,但不知要如何喚回曾有的輝煌,接著去憧憬或迎接那新的網路又是觸控或是聲控的世代。
鳳林啊!鳳林!140 年前妳乘風而來,2012 以後鳳林妳往那裏去唷?
前次,曾經談過 1960 年代鳳林曾有繁華的過去,市街一片喧囂,各行業均交易熱絡,包括餐飲業(如鳳儀閣、樂仙樓、瑞蘭食堂、還有吳水坤先生經營忘了店名、蓬萊飯店,以及馬鳴遠先生經營的山東飯店等等),服飾業(當時有好多百貨店,戴家、鄧家、彭家、呂家等),電器業(早期各著名廠牌皆有經銷商),還有各個十字路口幾乎都有的雜貨店(有人能夠全部說出來嗎?)還有鐘錶店、布店、西藥店、各街路就有的裁縫(西裝)店、街尾(大部分都在鳳仁里)林立的精米所,再加上當時舊市場(它是一棟木造的大建築物),周邊的店家與早市的攤販 ...
那熱絡的好光景,幾乎大家都會同意,“住在鳳林是有前途的所在”,而且是勿庸置疑的!
世事難料啊!誰人能預知接下來真是每況愈下,據我手邊資料顯示 1965 前後就是鳳林街路服務業消長的分水嶺,1965 、1966 年後開始,戰後嬰兒潮也告一個段落了,在那時期鳳林的人口數,就從將近 25000 人開始逐年下降,到 2012 年就只剩下 11500 人左右了,再加上人口老化 65 歲以上的人口將近 21%,90歲的耆老有 116 人(內政部統計台灣六大長壽鄉鎮之一),市況也真是每況愈下,“蕭條” 二字而已,每入夜 7 或 8 點開始,街路一片寂靜,50 年前風光何在,真讓人徒呼負負啊!
檢視一下,又有何家行業仍屹立不搖的?又有何人?何業?誇台了,又有何後浪推倒前浪的呢?精米所沒了,雜貨舖關了,餐飲業也起起伏伏又歇業了好多家,百貨店也僅剩一、二家苦撐著,布店也倒了,裁縫業只剩修補慘澹維生,西藥房也不禁健保衝擊,還有就是金融更無力存在,記得前次還有提到的銀樓業,也僅存一家,連歷史最悠久鍾姓家的 “錦珍銀樓” 在 2000 年前後亦無力經營下去了!
夜深人靜,「叮噹!叮噹!」傳來 7-11 的歡迎光臨聲,似乎催走鳳林的過往一切,舊的、老的、不合時宜的,但不知要如何喚回曾有的輝煌,接著去憧憬或迎接那新的網路又是觸控或是聲控的世代。
鳳林啊!鳳林!140 年前妳乘風而來,2012 以後鳳林妳往那裏去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