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鳳林文史協會承 I See Taiwan Foundation 的支持,撥助 40 萬元,由協會辦理 I See Fenglin「看見鳳林-慢城人文」計畫 2012.09.06 結案,一年裡我們辦了一次攝影比賽,四次即春夏秋冬的套裝行程,屬於鳳林的活動,完成了 40 人的訪談並將記錄集結成冊,最完美的是完成一部屬於鳳林的影片(與計畫同名)。
感謝花手巾工坊的夥伴協助,一群 63 至 19 歲的 9 位成員的支持,讓計劃順利完成,9 位成員中有在地人、新移民、韓國華僑客家媳婦、阿美族的考娃 ... 計畫完成後,觸動我對鳳林的憶舊,及心中的絲絲愧疚,反思自己能做些什事?因此啟動了「鳳林情 鳳林事 大家談鳳林」這麼一件唐突的舉動??不管如何,我只想把我記憶中「真實的」屬於鳳林的過往紀錄下來,或許這些也是你曾經經歷的、生活的、成長的、美好的、喜怒哀樂的歷程(不敢言之為史),不管我記錄的是否盡如人意,做該做的就對的意念盤固我心中,這也就是生活與成長在鳳林,存在的另一種形式與宿命吧!
因此,我要做一次鳳林的傳銷人,我強力的推薦大家,未曾觀賞「看見鳳林-慢城人文」影片的朋友,請妳(你)別錯過一部屬於鳳林的影片,看完後,希望你們也是一群屬於鳳林的傳銷者,傳出鳳林的美,讓人認識鳳林,親近鳳林,走入鳳林,親身體炙鳳林那特殊的生活情境;也讓你自己在家鄉重新省視一下生活,或是回來看看那牽腸掛肚讓你思念的鳳林啊!
不多說,請大家打開鳳林文史 YouTube,觀賞「看見鳳林-慢城人文」吧!
感謝花手巾工坊的夥伴協助,一群 63 至 19 歲的 9 位成員的支持,讓計劃順利完成,9 位成員中有在地人、新移民、韓國華僑客家媳婦、阿美族的考娃 ... 計畫完成後,觸動我對鳳林的憶舊,及心中的絲絲愧疚,反思自己能做些什事?因此啟動了「鳳林情 鳳林事 大家談鳳林」這麼一件唐突的舉動??不管如何,我只想把我記憶中「真實的」屬於鳳林的過往紀錄下來,或許這些也是你曾經經歷的、生活的、成長的、美好的、喜怒哀樂的歷程(不敢言之為史),不管我記錄的是否盡如人意,做該做的就對的意念盤固我心中,這也就是生活與成長在鳳林,存在的另一種形式與宿命吧!
因此,我要做一次鳳林的傳銷人,我強力的推薦大家,未曾觀賞「看見鳳林-慢城人文」影片的朋友,請妳(你)別錯過一部屬於鳳林的影片,看完後,希望你們也是一群屬於鳳林的傳銷者,傳出鳳林的美,讓人認識鳳林,親近鳳林,走入鳳林,親身體炙鳳林那特殊的生活情境;也讓你自己在家鄉重新省視一下生活,或是回來看看那牽腸掛肚讓你思念的鳳林啊!
不多說,請大家打開鳳林文史 YouTube,觀賞「看見鳳林-慢城人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