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田神社舊事,移民今安在?
1913 年日治台灣總督府殖產局設立林田村移民指導所,1914 年開始移入內地移民,1915 年 6 月 6 日移民信仰依託之林田神社鎮座完成,以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為祭神,最初的例忌日為每年 6 月 6 日,因適逢農忙期及天氣酷熱,因此於 1928 年改為每年 10 月 6 日 ...
1945 年終戰後接續國民政府於 1949 來台,將神社改置為”忠烈祠”,於每年 3 月 29 日由鳳林鎮各級學校派師生到此祭拜,直至 1974 年遭敲除鳥居、石燈籠、拜亭、神橋、狛犬 ... 等均被一一敲毀(有關清除之行政命令清參考老編前曾 po 出之有獎徵答第二回)...
在此也要請大家注意今殘餘之現況(請點選照片 po 出於第二回戀戀移民村),正殿周圍仍圍繞的水泥柱圍欄,老編幾天前驅車赴現場拍下這些水泥柱,眼見水泥柱上的移民姓氏,歷歷在目,不禁讓人睹物後唏噓不已!另外亦在相關林田神社網頁資料中,獲得當時時”饒永昌”先生於神社奉納的石燈籠遺跡的照片。
由饒永昌所奉納的石燈籠竿部份正面,背面則刻有昭和七年十月吉日,饒氏曾於大正 5(1916)年 10 月起擔任花蓮港廳鳳林區長(鳳林區之後改制為鳳林庄及鳳林街),大正 9 年發起興建鳳林公學校(今鳳林國小前身),對於花蓮港廳及台灣島內建設不遺餘力,加上妻子為日本內地人士(饒ワイ),為內臺結婚的先例,其 3 女 1 男也都到日本本土接受高等教育,可以說是當時的樣板家庭,因此於大正 12 年 4 月時獲得當時來臺訪問的東宮太子(即之後的昭和天皇)於北市下榻處接見,之後先後擔任東臺灣新聞社監查役、東臺灣無盡株式會社監查役、花蓮港產業會社專務取締役等職(2008.10.25)。
而今斯人等何在?徒留列名於周遭的移民圍繞著遺跡,斷腸人又能奈如何啊!
黃家榮 據說當時社區辦活動..當地熱心的居民把相關的石燈籠等殘跡都埋入地底下..原以為這次整理時.會一一出土..但可惜..並未出土..饒永昌的石燈籠殘跡應該也埋入地底..
鳳林文史 目前正殿左側有一堆 不知有沒有遺跡
黃家榮 靠近詹姓人家後方的那一堆..是這次整修時清出來的..剩下的應該都是在參拜前那麵包樹附近一帶的地底下..
吳永斌 時代重要的人文資產是應該謹慎的修復,不該如此草率的進行工程復元。
鳳林文史 忘了標示 本篇為戀戀林田村(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