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林田圳溝上人家
話說林田村移民歷經日治時期, 國民政府遷播時代, 甚至前一陣子的新住民, 時空遞延 ,已歷經百年之久, 一代新人換舊人, 若沒有一批又一新移民, 林田村何以為繼 ?
前回"戀戀林田村"以及"有獎徵答"也都提到林田圳的過往, 老編也於文中自我主張將林田圳稱之為"鳳林之母" . 林田圳也在土溝. 乾砌石溝. 水泥內面工溝. 到如今直挺的混泥土漿砌溝, 也證明了時代的更替, 推陳出新, 圳溝也越堅固耐用了...
幸好部分工程也設置了親水設施, 將往日常民生活的記憶稍稍留住, 不過卻少了童稚歡笑戲水的情境而已 ...
不知大家穿梭在中和路上, 曾注意在大榮二. 三路間有一間溝上人家 ,就孤立在林田圳溝上. 前些時老編在文史中曾提到過, 這就是"韓老爹" 營生養活一家人的住所,早期也曾經營小餐館. 也賣過包子. 饅頭 ,今天又變身為一家"誠信" 商店, 賣起自製的麻花與開口笑麵食. 殊不知韓老爹就是典型的來台外省第一代, 在早期"東部河川開發處"時期, 就被政府派至鳳林的平林與萬榮開發河川新生地 (即為現今之兆豐農場與長橋東南方的河川新生地).
當任務結束後, 很多榮民弟兄就地娶妻成家立業, 開啟傳宗接代的奮鬥人生.
不僅韓老爹, 在大榮一村, 還有奚姓. 馬姓. 余姓---好多戶的外省族群就在1965年代後陸續遷入, 成了林田村的新移民. 轉眼間將近50個年頭了, 昔日反攻大陸的號角早就吹熄了, 換來的是兒孫滿堂的歡笑, 早年清苦奮鬥養家的日子, 也變成了小康家庭, 也將林田村注入一股新的氣息, 與早期的的移民攜手延續了林田村的歷史 ...
未來, 林田村的住民與生活又會是如何的延續, 傳承就讓大家想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