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光鳳明鳳義里 飲水思源水源地(一)
1962年伊始的高架陸橋---鳳林天橋
就從今天開始, 老編要開始談另一段鳳林的情事 .這一段是接續""森坂 森榮 林田山" 與"戀戀林田村"系列的議題 .老編要特別小心po文, 因為自孩提時代有認知開始, 水源地一代的民風就極為剽悍, 生活於該處附近的孩子們都"當牛"(客家話) , 而且"很多意見"喔!
因此,在敲盤的過程中, 要特別深思熟慮的落下指尖; 但有意見甚至是意見多更不是壞事, 反而更能追求真相, 不會偏離事實, 這就是讓大家一起談鳳林的目的, 不是嗎?
為甚麼標題如此的長, "鳳光鳳明鳳義里 飲水思源水源地" .老編特別要說明一下, 其一, 在這鳳林山下由北至南, 即從鳳林公路公園的山頭, 向南展延至刺竹園的山頭, 這一個寬廣的範圍, 在台灣光復鳳林設鎮之初, 就設有三個里啊! (老一輩的應該都清楚) 如今整編後就只剩鳳義里了.
其次, 至於飲水思源水源地, 則是因為鳳林山下最深處, 就是鳳林人自開鎮之初居民飲用水的源頭啊! (老編前曾於"饒永昌"篇中談過) 而這水源地就是所有鳳林孩子的共同記憶, 它不知蘊藏了多少人的成長記憶, 尤其是孩提時代的往昔舊事, 或許有好多悲歡離合的愛恨情仇故事. 說不盡, 訴不完. 就讓所有的陳年往事堆疊推積成串吧!!!
早期鎮上與鳳林山下往來的通道, 位於今天民生街"橋孔"連接鳳鳴一路是最重要的通道. 1960以前水源地一帶的居民或上下學的學子, 若要縮短距離, 往往都會由今豆奶工廠前道路直走穿越鐵道作為出入捷徑, 穿越時總是讓人提心吊膽的 .
有鑑於此, 在1962年終於有了全東部地區第一座高架道路:"鳳林天橋". 它跨越了鐵道成為一個安全的聯絡通道, 只是因為它的坡度很陡, 開通時又未鋪設柏油或水泥路面, 且僅有狹窄的單行道, 騎腳踏車想要想通過也不是那麼的容易; 再加上建成通車後有許多嚇人的"幽靈傳言", 還是有部分居民或學子習慣冒險誇越鐵道 ,直到1980年"基層建設" ,才將它改善拓寬為現今寬敞的雙向路況.
從此過後, 天橋遂成為鎮上居民或外地遊客出入最重要的公共設施 ,尤其是大型車輛因為無法通過前述"橋孔", 故均由天橋進出.
本系列的情與事, 就從"鳳林天橋"談起, 讓他高高架起所有的情事, 串出你我的童年往事, 藉懷舊引出大家對鳳林未來的想法.
天橋, 它不是鵲橋, 更不是天堂之路. 它是------?
ps:1962年是老編記憶中天橋完成的年代, 是否有誤請指正.
另所謂的"幽靈事件"就請大家臆測好了.
隨文附上"鳳林天橋"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