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林文史
鳳林情 鳳林事 大家談鳳林
奉鄉情懷---老編心語(十五)
奉鄉區庄到街鎮 鳳林文史談情事
庄頭故事道不盡 大家牽手結鄉親
從一本書"臺灣史新聞"來談起,前幾日於桌前無意中瀏覽到這本曹銘宗編文貓頭鷹出版的書,全書從六百萬年史前時代談起,荷西,明鄭,清代,日治到民國百年。以新聞報導的書寫方式,細數臺灣過往迄今的歷史事件,竟然就可以如此輕鬆道盡台灣史。
今晨趁著準備早餐一併在家旁超商(之前已網購)付款領回。餐後就迫不及待的談捧書翻閱,了解這是一本將歷史化繁為簡的書,讓人能輕鬆讀懂臺灣史。
過目領略書中大概內容,不得不自嘆弗如。因為, 自去(2012)年9月開始,老編我竟然敢自不量力"大談"鳳林情 ,鳳林事,真是厚顏無恥啊!
想我鳳林自清末設"奉鄉"起始,歷日治時期由區,庄,再為街 ; 民國後又設治為鎮。百餘年來的墾拓過程,雖有"官方"文書記載 ,惟不盡完整。再有就是有類稗官野史的傳述,也是無法成為目擊歷史的有力資料。而我在未能深思熟濾,匆促間誑言談鳳林,真是膽大妄為啊!
但前些日無意中瀏覽FB中好友動態,看到永達兄與Tiffeny Wen,還有曾於文史有獎徵答po文提過的龍會長等七八位(抱歉,其餘人老編不知為何人)鳳林鄉親的聚會。恕老編我臆測,或許他們就是因為"大家談鳳林"社群而牽引,相約,相逢在異鄉的。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再有"他鄉遇故知",更是人生一大樂事。看到這些遊子相逢在異鄉,真替他們感到欣慰啊!
上述情節,雖是老編臆測 , 但也是事實。因為,好多的鄉親在"鳳林文史"FB中相認相識又相逢,乃不爭的事實,在留言欄或按讚的當下,多年失聯的老朋友,老同學,老鄰居---等不知多少人又重續舊情了啊!
但是身為鳳林人,不可不知鳳林事。惟豈能要所有鄉親背負歷史的枷鎖而責怪人呢?從教育體系的教授範圍,由小到大何曾重視鄉土教育的重要性?
Po文至此,雖老編(連此自稱都有點心虛了)自承才疏學淺,對照"臺灣史新聞"一書。更覺不如,豈是差毫釐失千里可比擬。但是我若不續為鳳林情與事而談,如今也不容我輕言抽腿就此打住啊!因為,有好多的鄉親在等老編談鳳林,再不談連我自己都無法釋懷了。
管它談好或否,雖理不直但自覺氣壯,雖一人吾往矣!直到老編詞窮方休,給我鞭策吧!
文末援例附上鳳林公園圓形劇場鳥瞰照片,祝大家事事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