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7月 2013

鳳林情 鳳林事 大家談鳳林

一位日本友人(FB)"播磨 憲治"先生來訪與一則新聞報導的感觸

日前地方大報"更生日報"登出一則新聞,是有關花蓮地區"日式"木造房舍保存議題的報導,閱讀後心有戚戚的感受。

其實不僅是花蓮市區鐵路宿舍遭逢拆除或腐朽破敗,林森路,仁愛街的國有日式房舍與基地也早早拍賣拆除了。這些記錄了早期花蓮日治時期墾殖的歷史建築物,似乎已完成它們的任務,一一走向消失的命運,真是讓人感觸良多啊!

再看看咱鳳林地區的許多日式宿舍,亦復如此。中正路與光復路上的公有宿舍建築,也是逐年拆除或腐朽了。

記憶中散落在一,二,三村早年日本移民村的日式房舍群,自1945年戰後日本人被強制遣送回日本後,遺留的房舍也被在地人佔有,隨著歲月更替,經濟進展,居民所得增加,逐漸將舊房舍拆除,變成水泥叢林,也是展現各戶人家財力的象徵 。

就在這炎炎夏日裡,一位由日本移居花蓮已五年的網友(FB)"播磨 憲治"先生今午突然蒞臨花手巾工坊,匆匆趕赴工坊見面,因播磨先生是一位導遊,引領遊客往台東的路途中,在此暫歇息順道參訪校長夢工廠等景點。

由工坊夥伴通知相會,短暫自我介紹寒暄一番,知先生非常喜歡鳳林,據其觀察鳳林有一股令他熟悉的家鄉味,每每造訪此地,都有稍解鄉愁的思念感,尤其是早年日本移民"林田村"(即現今一,二,三村)一帶,常讓他留連駐足。

短暫的相遇,精彩的對話,注定的邂姤。引起一則新聞的報導,與一位未曾謀面日本"友人"的相遇,感觸甚深寫下這一段感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Subscribe to RSS Feed Follow me on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