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3月 2019

鳳林情 鳳林事 大家談鳳林
2019/2/22
鳳光鳳明鳳義里 飲水思源水源地(五)
鳳林山下產綠金
檳榔 檳榔花 半天筍

圖像裡可能有天空、植物、樹、戶外和大自然
被剝光花苞似雪白美腿的檳榔樹林



早年鳳林山麓隨著外在因素影響,林相也隨著改變。從最早期刺竹,桂竹,麻竹的竹林,接著1960年代的泡桐(外銷日本) 接著是由1970年代迄今滿山的檳榔園。

順著水源橋往西行入,入眼景觀也隨之變化,從低平的農作物,突然就轉為高聳的檳榔樹,幾乎是滿山滿谷的分布著,檳榔產業也順勢成為整個鳳義里地區的農村主要收入來源。

"特白"與"黑仔"同樣是檳榔果實,但價格卻有天壤之別。因此,檳榔農隨即在1980年起又展開另一波的汰除行動,將口感不佳價格又低的黑仔品種砍除,再植入口感細嫩價格高的特白植株。如今,幾乎海拔600公尺以下山區都是檳榔園,遠望墨綠的山色就是滿園的"綠金"囉!
在價格高漲的年代 ,一甲的檳榔收成價格驚人, 可達數十萬元之譜.真是綠金而當之無愧啊!

1999年"921地震後,造成鳳林山區土壤鬆軟,每遇雨均會引發土石流,尤其是2001年"桃芝颱風"造成重大災害。農政林政單位針對山坡地超限利用提出政策檢討,尤其是"違規利用"部分予以強制砍除。再加上公共衛生與醫療機構防治"口腔癌"的大力宣導;還有鳳林地區人口老化,部分林農無力撫育或更新,又產生了另類的檳榔產業。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有機食物"如---半天筍(檳榔心),檳榔花等餐點材料,近年來異軍突起。如廢園要砍除的檳榔心,或黑仔品種不予砍除 ,於每年開花時節採集其花苞,可以摘下其花穗(苞)食用,故成為不可多得的有機無毒食材。

今日,在往上而行的水源路上,沿途兩側都可以看到有些檳榔樹身被摘下花苞後,如雪白小腿般的樣貌,高掛在檳榔樹稍。
當初春季節,若你注意鳳林山麓兩側點點雪花妝扮在那成片墨綠中,是如此讓人驚訝的美景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Subscribe to RSS Feed Follow me on Twitter!